中司文化﹣"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”之国学智慧第(一篇)
以下为鬼谷子的控人制胜之术。对我所各位同仁工作生活作用极大。鬼谷子者,中国第一所古军校校长,孙膑、庞绢、苏秦、张仪等俱为其学生。彭主席精通国学,鉴于国学已成世界热学,他将在明年与大家分享如何以国学智慧指导律师执业技巧。
故曰:“辞言五,曰病、曰恐、曰忧、曰怒、曰喜。”病者,感衰气而不神也;恐者,肠绝而无主也;忧者,闭塞而不泄也;怒者,妄动而不治也;喜者,宣散而无要也。此五者,精则用之,利则行之。故智者言,依于博;与博者言,依于辩;与辩者言,依于要;与贵者言,依于势;与富者言,依于豪;与贫者言,依于利;与 贱者言,依于谦;与勇者言,依于敢;与愚者言,依于锐。此其术也,而人常反之。
中司文化﹣"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”之国学智慧第(二篇)
子曰:主忠信,毋友不如己者
全世界最受尊重的伟人之一孔子告诫我们:一个人,想有前途,忠诚和有信用是最基本的,同时,绝对不能够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。
因为,如果一个人还不成功,跟了还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,你就会分散自己少得可怜的资源,接受失败者的唠叨和诉苦,你会整体受到破坏。
所以,任何人想要有前途,就尽量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。
中司文化﹣"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”之国学智慧第(三篇)
≪孙子兵法≫曰:"凡战者,以正合,以奇胜。战势不过奇正,奇正之变,不可胜穷也。奇正相生,如循环之无端,孰能穷之哉! "
很多人纠结于:运用法律,为什么要搞关系?权大还是法大?甚至于有的律师也纠结于此,结果误人误己!
实际上,全世界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孙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把这点小事给解决了。即:凡要办成事,哪怕是一件小事,就必须堂堂正正在前,善用机巧权谋在后,两者缺一不可!只用后者,是奸邪小人,终会坏事。只用前者,是呆傻笨愚之人,只会送死!
做律师替人打官司要取胜,不过是运用法律为正合,搞关系为奇胜而已。
实际上,几千年来,全世界作官如此,全世界经商如此。你不能和谐,谁提拔你升官?你没有高质量的人脉,哪来钱脉?经商不就是找死么?
所以,一个人不管是做律师,还是想升官发财,只要是发展碰到困难,根本原因就是不懂权谋术变,又朋友太少或质量不高!有的人,出来做事十几二十几年,快做到出局、残废,居然还不懂,悲哉?
有的人算命,想改变自己命运,这里告诉一个秘密:任何算命都是没用的。但是,最好的办法是有的,全世界最好的办法就是:
和命好的人在一起,忠信于人设法让命好的人接受自己,使自己任何时候能够紧紧跟随命好的,人。
中司文化﹣"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”之国学智慧第(四篇)
子曰:“君子不重,则不威;学则不固。无友不如已者。过则勿惮改。”
孔圣人说:" 一个人如果说话做事不稳重,就会成事不足,败事有余。给予他任何资源任何机会他都无法把握。一个人绝对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搅在一起搞得很亲密,甚至去作朋友。对照以上,如果自己有错误,就要马上毫不犹豫地改正,千万不要有什么不好意思”。
我几十年,研究孔圣人的整部≪论语≫及所有儒家经典,发现:孔圣人从来不说任何重复的话,唯一的例外就是,有一句话说过两次!这个唯一说过两次的话就是:一次说"无友不如已者”,另一次说"毋友不如己者"!都是教导人们:绝对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作朋友。
大家用心想想:孔圣人最讲礼和仁爱。仁者爱人。
那么,孔圣人为什么要把如此貌似无情的话,孔圣人偏偏说两次?
现在,全世界都知道一件事:只要学到半部≪论语≫就足以治理天下(其实,孔圣人的≪论语≫不仅可治天下,社会的方方面面早都安排好了。就连选美这种事情,孔圣人都做了交代。≪论语≫曰:"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,素以为绚兮。”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提出的选美标准)。可知≪论语≫,字字都是真经。里面的一个字就足以写出一本著作,够一个人研究一辈子!
为什么其他所有重要的话,孔圣人多一个字都绝对不说?相反,“绝对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作朋友”,为什么如此刺人令人难受得罪人、如此貌似无情的话,孔圣人偏偏说两次?
中司文化﹣"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”之国学智慧第(五篇)
“绝对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作朋友”,为什么如此刺人令人难受得罪人、如此貌似无情的话,孔圣人偏偏说两次?
梁中强答曰:“优质朋友是个人进步的核心动能,与人相处之道是人进步之根本,先进理念决定一切,方向正确努力才会事半功倍!方法错误只会愈来愈偏离正确航线,所以圣人反复强调。”
刘慧答曰:孔子这句话要求弟子慎交友,所谓"近朱者亦,近墨者黑"如果自己和那些道德品格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,自己自身各方面又怎么能够提高?选择交怎样的朋友就会对自己造成怎样的影响。
潘教授答曰:一,孔子主张“亲仁”,“能亲仁,无限好;德日进,过日少”;“不亲仁,无限害;小人进,百事坏”。仁者,“言不讳,色不媚”。作为仁者,孔子自然直言不讳叫人们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。
二,人生无外乎“入”和“出”两件事。“入内”品质如何、“出外”是否能立,均取决于你与什么样的人为伍、为友!“无友不如己者”或“毋友不如己者”,人生“出”“入”均需谨记遵行,有必要重复也!
中司文化﹣"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”之国学智慧第(六篇)
"绝对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作朋友”,为什么如此刺人令人难受得罪人、如此貌似无情的话,孔圣人偏偏说两次?
我游历欧美东洋诸国,发现:他们2000年后,也终于知道了同样的道理。美国人说:"一个人能成为百万富翁的秘密,就是他与千万富翁交上了朋友。一个人能成为千万富翁的秘密,就是他与亿万富翁在一起。”
日本人说:“要成功,就不能和穷人在一起”,他们说:"穷人会整天一有机会就跟你诉说不幸的历史和倒霉的新事,使你的心态改变。穷人会永远用穷人的思维去思考问题,穷人会永远用穷人的方式做事,使你的状态随之改变。你最终一定会把自己弄成跟他一样”。
我终于悟透:何为"大爱无疆。仁者无敌,舍身取义",孔圣人实乃天下苍生一视同仁,行扶贫济困之义,助普天之人取富贵也。孔圣人真乃至善至仁大爱之人也。
由此见之,改变自己命运的最好的办法和秘密就是:
和命好的人在一起。忠信于命好的人才能设法让命好的人接受自己,使自己任何时候能够紧紧跟随命好的人!要相信,真正命好之人是愿意真心与你交朋友的,子曰"此为天之命也"。
中司文化﹣"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”之国学智慧第(七篇)
现在,全世界都知道一件事:只要学到半部≪论语≫就足以治理天下。其实,孔圣人的≪论语≫不仅可治天下,社会的方方面面早都给事无巨细地安排好了。就连选美这种小事情,孔圣人都做了交代。≪论语≫曰:"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,素以为绚兮。”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提出的选美标准。可见,国学是多么的博大精深,蕴涵着无穷无尽的智慧。
老子≪道德经≫曰:
“载营魄抱一,能无离乎?
专气致柔,能如婴儿乎?
涤除玄鉴,能如疵乎?
爱国治民,能无为乎?
天门开阖,能为雌乎?
明白四达,能无知乎?”
老子在以上指出了何为大智慧高境界。其中,最基本的是:一个人要明事理,如果这个人肚里知识太少,是不太可能通情达理和做事认真负责的。
换句话说,一个自身知识太少却又不肯努力学习的人,肯定是性格怪倔又无法与人合作的!同时,肯定是朋友少且质量不高的!
所以,每个人都要努力学习,牢记“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,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。”的道理,以"四海之内皆兄弟"的胸怀,广交忠信仁义勇的天下朋友,认真负责,做到"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”,做事全力以赴﹣"办法永远只有更好”,不断进步,“日事日毕,日清日高”--今天的工作必须今天完成,今天完成的事情必须比昨天有质的提高,明天的目标必须比今天更高才行。
这样,就能安身立命,有所作为!心想事成!
彭志鸿祝各位同仁2012新年快乐!诸事顺遂!
中司文化﹣"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”之国学智慧第(八篇)
《黄帝内经》以下经文告诉我们:人生极其宝贵,我们必须珍惜每一天!必须每天认真作对事情、用心做好事情!必须每天努力奋斗。一个人只要努力,任何时候都是宝贵的财富都会受到社会人们尊重。如果一个人不努力,年轻和身强力壮也是没有用的,那是浪费自身浪费社会资源。
帝曰:人年老而无子者,材力尽邪?将天数然也?
岐伯曰:女子七岁,肾气盛,齿更发长。
二七,而天癸至,任脉通,太冲脉盛,月事以时下,故有子。
三七,肾气平均,故真牙生而长极。
四七,筋骨坚,发长极,身体盛壮。
五七,阳明脉衰,面始焦,发始堕。
六七,三阳脉衰于上,面皆焦,发始白。
七七,任脉虚,太冲脉衰少,天癸竭,地道不通,故形坏而无子也。
丈夫八岁,肾气实,发长齿更。
二八,肾气盛,天癸至,精气溢泻,阴阳和,故能有子。
三八,肾气平均,筋骨劲强,故真牙生而长极。
四八,筋骨隆盛,肌肉满壮。
五八,肾气衰,发堕齿槁。
六八,阳气衰竭于上,面焦,发鬓颁白。
七八,肝气衰,筋不能动,天癸竭,精少,肾脏衰,形体皆极。
八八,则齿发去。
中司文化﹣"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”之国学智慧第(九篇)
≪孙子兵法≫曰:夫未战而庙算胜者,得算多也;未战而庙算不胜者,得算少也。多算胜,少算不胜,而况于无算乎?
全世界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孙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指出:
当一个人做一件事的时候,只要有周密的计划和信心,成功机率就大;
当一个人做一件事的时候,有计划却不周密和信心不足,成功机率就很小;
当一个人做一件事的时候,无计划无信心,那是必定失败遭祸的。
知道原因,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做一件事的时候,拿出周密的计划和信心再去做,就会事事处处顺心成功!
就不会办点事总是惹来麻烦和灾祸,或者再好的资源给予他也总难成事,弄得官司一输再输,客户一丢再丢。
中司文化﹣"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”之国学智慧第(十篇)
子曰: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
孔子说:一个人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,必定尽最大努力去解决,实在不知道怎么办时,一定勇敢地说出来,这就是"知道"!一个人把自己不知道的事情隐瞒起来,不懂装懂,这是害人害己,是犯罪。
都助理、刘慧部长、小娟等同志,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,一直都能够先请教学习,努力克服困难和解决,当确实不知道时,总是能够把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勇敢地说出来,这就是一种知道!她们不仅有真智慧,也是有德的人。每个想进步的人都应向她们学习。
中司文化﹣"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”之国学智慧第(十一篇)
<论语>卫灵公第十五。
子曰:“过而不改,是谓过矣。”
孔子说:”一个人第一次犯错误,是可以原谅的,也可以不叫犯错。但是,已经有过教训,仍然不改正,第二次又犯类似错误的,这就叫犯错”
有的人,甚至于第三次以上犯类似的错误,这就不仅是犯错,甚至是犯罪了!
在我们身边,有许多人,如小都、刘慧等同志,同样的错,至今没有再看到她们犯第二次!真可谓社会楷模、教育成功的典范。
注意;孔子说的犯错误,是指工作的普通、正常失误,如果是违法犯罪,单位是没有权力原谅的,这时,半次就会毁灭一个人的人生,会害家庭害无数人,因此,一定要小心谨慎反复复核做到万无一失!
中司文化﹣"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”之国学智慧第(十二)篇
<论语 >为政第二。子曰:"君子不器。"
孔子说:"一个人如果只有专业,没有多样化的知识和技能,要想办事顺利,是不容易的!也就还称不上有用之才。"
我们经常看到:有的人,去办事,回来时习惯说:"人家说,不让办”,或"人家说,同意我们的要求是不可能的!"。
我们有人刚碰到一件事:
一个晚上,她的车放楼下被人撞到。当她取车时,咖啡馆的门卫给她一个条子,说:由于是半夜三更碰的车,他只好让客人写下负责赔偿的条子,留下联系方式给他走了。客人答应今天回来帮把车拿去修好!结果,客人不再出现,打留下的手机,都是不在服务区。发信息也无回音。换电话拨,倒是通了,却无人接听。显然,这人陌生电话他都不会接。
看门口的是一下岗老人,找他赔于心不忍,老人也不会肯赔。除了自认倒霉或束手无策,有何办法解决?
请大家给我们的这位同志出出主意。大家也想想如自己碰到应如何处理?
中司文化﹣"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”之国学智慧第(十三)篇
<论语 >为政第二。子曰:"君子不器。"
当有的人去办事,回来时习惯说:"人家说,同意我们的要求是不可能的!"。
请问:这些人,为何不会跟所谓的"人家"说,"你们不同意我们的要求是不可能的!"为何不会天天跟所谓的"人家"讲同样的话?
究其根源说,这类人,其状况还只是”器"也。所以,他们根本无法理解:办事,就是去办不容易完成的一个事!办成事,就是克服困难完成了一个事!
这些人,竟然把办事当成去吃饭,梦想"人家"给他笑脸相迎媚相款款、倒茶让座和自动把事情完成奉上。
刚才那个碰车的故事。是刘慧碰到的,这个淑女给那个男人上了手段。刘慧发了短信警告他。他的姓名、地址住址及发动机号,刘慧叫人查出来后,发给他,包括录像刘慧也调出来。这个上有老下有小还为人父的可怜男人,收到信息后,才三分钟不到就马上回信息说要赔钱,要求提供卡号。
就这个整整高出自己两个头的大高个子,刘慧说:”本来这人道个歉,免掉他赔偿都可以。此人却搞到象条死狗一样手机半个月不敢接,天天对自己妻儿老小恶语相向,为了300多元的赔偿就搞成这样,还买什么车?是不是很可怜卑下?给他上手段,是代表社会让他回归正常生活,挽救他的心态,也挽救他的妻儿老小他的父母,甚至挽救他的一生!"
请问,这体现了什么?
这体现了刘慧的-﹣责任、荣誉、使命。
体现了刘慧的-﹣仁、勇、智。
大家,认为是这样么?
我们还有很多同志如潘教授身兼"仁、勇、智”,还不断学习提高,请大家向他们学习:不断学习知识和技能,绝不能自满!
中司文化﹣"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”之国学智慧第(十四)篇
<论语 >子罕第九。
子曰:“后生可畏。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?四十五十而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也已。”
孔子说:"不要轻视年轻人,以后可能超过你。但是,一个人到了40岁、50岁还是默默无闻,没有什么财富或权势,就不对你造成威胁,你不需要对其重视了。”
这一方面提醒我们判断交往目标的价值。另一方面,提醒我们:人生极其短暂,我们必须珍惜每一天!必须每天努力奋斗。否则,就会被成功抛弃,被社会抛弃!
其实,后果是更严重的:<论语>阳货第十七。子曰:“年四十而见恶焉,其终也已。”
孔子说:”一个人到了40岁还无法受欢迎,甚至让人讨厌,这辈子就算完蛋了"
这是评判一个人价值的最早的量化指标。
其实,孔子的以上教导,是一种完美主义。许多40岁、50岁的人,尽管没有什么财富或权势,做个普通人,却反而生活得很幸福很充实很健康。况且,大器晚成﹣﹣40岁、50岁才取得成功的比比皆是!
但是,有一点是不会错的:早努力早成功。错过了就争分夺秒,只争朝夕,更加要紧跟成功者,确保自己永远与命好的人在一起!
中司文化﹣"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”之国学智慧第(十五)篇
----新加坡为什么成功?
新加坡成功的经验之一是:新加坡坚持倡导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东方价值观,还对传统的“八德”即“忠孝仁爱礼义廉耻”赋予了现代意义:
所谓“忠”,就是爱国,忠于国家,旨在把国民培养成为具有强烈凝聚力的新一代新加坡人;
“孝”就是要孝敬父母、尊老敬贤;
“仁”与“爱”则是主张国民要富有同情心和友爱精神,要关心他人;
“礼”和“义”,是要讲究礼貌和礼节,对外国人不要卑躬屈膝,对同胞应一视同仁;
“廉”指为官的德行,要求新加坡的官员树立为国、为民众服务的思想,并且在一整套严密的反腐化制度监督下、在“自律”与“他律”的共同约束下,廉洁奉公;
“耻”就是指人们的羞耻之心,号召国民堂堂正正做人,为社会进步、富国强民做贡献。
表扬、春节贺词及中司文化﹣"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”之国学智慧第(十六)篇
子夏曰:“君子有三变:望之俨然,即之也温,听其言也厉。”
译文:”君子给人的感觉应当有三种变化:从远处看他,让人肃然起敬;接近后却发现他很温和可亲;听他说话又觉得很严厉。“
这恰好是一位律师,与社会、与当事人打交道的标准形象!
对这个标准,请大家参考。
实际上,这也可以作为我们考察其他行业精英的形象标准!
在2011年,我们取得了重大成绩,得到党委政府的多项表彰。办成了多项有利于律师行业的大事,如使政法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﹣律师在场权、再审知情权和监督权等等。还办成了多项有利于全社会的大事。由于篇幅,不一一列举,有关媒体正在采访报道,中司正在再创辉煌。许多律师继续快速发展,如韦启东、梁庆秋、龙飞云、韦朝仁、陈刚等律师。许多律师取的新的突破,如梁中强、潘捷、黄斌、陈杰等律师。还有很多,不一一列举。他们把握机会、珍惜机会,不断进步。韩伟华勤奋负责,由实习律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律师,在工作中多次受到事务所领导如刘毅成副主席的称赞和鼓励。都郁、刘慧、冯春丽、蒙培威、赵敦源等同志在行政财务工作中为全所作出重要贡献。都郁还成功通过司法考试。他们是大家学习的榜样。也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,有的同志的事迹已经在媒体进行专题报道。有关媒体还将在2012年作全年的持续报道。中司在此特予以表扬。
希望同志们当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在龙年不断涌现,在为自己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,利用自己由此获得的影响力为社会作出贡献,实现和践行一个社会精英人士的责任和使命!
(韩晓解说)中司文化﹣"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”之国学智慧第(十七)篇
鬼谷子曰:口者,心之门户也。心者,神之主也。
当一个人实际不忙,却对你说:这件事等我有时间就去办。
这是这人的心不在这件事情上,此人的话不可信,多半是在撒谎也。大家可对照验证。
由今日起,国学智慧由韩晓解说。他在北京的数年,曾师学于中国社科院的鬼谷子研究所高人,又与孔子后人结为挚友,面相数里被其后人称为“大富且贵又仁德宅厚于人”。他现为青秀区政协社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首任直选制主任。
(韩晓解说)中司文化﹣"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”之国学智慧第(十八)篇
孟武伯问孝。子曰:「父母唯其疾之忧。」
孔子说:孝,就是一个人的父母除了担心他的身体健康,什么都不用担心!
(韩晓解说)中司文化﹣"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”之国学智慧第(十九)篇
“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礼、义、廉、耻”是做人的根本,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。也是人生的八德: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礼、义、廉、耻。
孝:是孝顺。孝顺父母,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,孝顺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。往大了说,可以是对国家尽忠,这也是大“孝”。
悌:是悌敬。是兄弟姊妹之间的,就是兄弟友爱,相互帮助。扩而充之,对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,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消除矛盾,相互谦让。
忠:是尽忠。尽忠国家,这是作国民的责任,就是要忠于祖国和人民。“忠”也是要忠于组织和自己的工作职责。
信:是信用。信用朋友,对朋友言而有信,不可失信用。将来到社会服务时,“言必忠信,行必笃敬”,说出的话,一定要有忠有信,不欺骗他人。所做的事,必须要有恭恭敬敬的态度,认真去做,绝对不敷衍了事。
礼:是礼节。见到人要有礼貌,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定,遵纪守法(也包括礼貌)。学生见到师长要敬礼,见到父母要敬礼,见到客人要敬礼。不但表面上要敬礼,心里上更要恭敬,这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体现。
义:是义气。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,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,无论谁有困难,要尽力去帮助,解决问题。对朋友要有道义,大公无私助人为乐,绝无企图之心。(当然这不是那种狭隘的“哥们义气”,那不是义,那是愚昧而以。)
廉:是廉洁。有廉洁的人,无论见到什么,不起贪求之心,没有想占便宜的心,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。
耻:是羞耻。凡是不合道理的事,违背良心的事情,绝对不做。人若无耻,等于禽兽一样。“耻”也是自尊自重。孔子曰:“知耻近乎勇”,知道错误就去改过,为当所为,不也是勇的表现吗!
(韩晓解说)中司文化﹣"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”之国学智慧第(二十)篇
<论语 >子曰: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
孔子说"一个人只是听课和看书,却不去思考和理解,去运用,学也是白学,反而会陷入迷茫。一个人只是思考,却不学习,肚子里没货,那是永远想不出有用东西的”。
这提醒我们,一方面必须不断学习,充实自己,同时必须边学边思考,多实践。这样,才能作出成绩。
祝各位同仁龙年快乐!